百盟书->古代->隐凤朝阳->章节

169、初到建德郡(五)

热门推荐: 神道复苏 西游之绝代凶蟾 柯南之机械师 地球第一玩家 穿越诸天聊天群 权宠天下 我真不想当皇上 春雷1979 重生资本狂人 兄弟,想你了

大伯只是去梁国给她挖工匠, 谢知见他还不觉得太惊喜,看到三姨她是真惊喜,起身迎上三姨叠声问:“三姨你怎么来了?”

“我来伺候姑娘。”三姨看到瘦了的谢知, 眼泪差点没掉下来,“姑娘怎么这么瘦了?”她听到姑娘这些天的食谱,越发心疼,对谢知说:“我这次带了不少粮食过来, 姑娘尽管吃米饭, 我们吃得起!”

谢知:“……”她不就是改个健康食谱么?怎么大家都跟发生大事一样?“三姨, 我现在还是吃米饭, 就是夹杂着别的粮食吃, 这样对身体更好。”

“是吗?”三姨将信将疑的看着谢知。

“真的。”谢知保证说:“不信你们今天陪我用午膳。”

三姨道:“正好我们也有事要跟姑娘说。”

谢知让人上茶,先问甲一两人路上顺利不顺利?甲一说:“姑娘, 您要的人我给你带回来几个, 不过除了一个年迈老朽的,余下都只是那些老小子的徒子徒孙, 只造过船,没造过海船。”

谢知并不意外, 毕竟她现在这情况, 还没好到达到让人愿意背井离乡投奔, 有年轻人愿意被自己高薪引诱而来已经很不错了, 谢知说:“那就先让他们去学堂授课,教人怎么造船。”

甲一问:“姑娘不准备出海吗?”

对大伯和三姨,谢知没什么好隐瞒的, 她坦白说:“我预算不够,没钱造船,手上也没海图。”造海船很贵很贵,谢知没狂妄到现在就造海船,她的计划是五年以后再说,现在先培养人手。

甲一和三姨互视一眼,甲一犹豫道:“我们这次回梁,发现广东港很多商道都停了,港口闲置了几艘海船……”

谢知听得眼睛都亮了,“大伯你的意思是,我们可以把船买过来?”

甲一说:“官府肯定不会卖海船,我们可以通过谢家换几艘半旧的小海船。姑娘要的也不过是跟扶桑贸易,可以先用小海船。”

谢知问:“那海图呢?”她还没有海图。

“海图我带来了。”三姨将身后的一只箱子说:“谢太傅当年就曾主持过海上商道,家里就存有海图。”不过这些都是谢家珍藏,秘不示人。

谢知问:“叔祖父是不是有什么吩咐?”

三姨说:“族长说扶桑人极喜爱丝绸和茶叶,姑娘如果想跟扶桑做生意,丝绸和茶叶可以由谢家来提供。姑娘如果缺粮食,也可以由谢家提供。”有了谢知的占城稻,谢家去年试种二季稻,粮食产量不说翻倍,也增加了七八成。

谢知扬眉:“他有什么要求?”

三姨说:“他们要琉璃镜子的做法。”

谢知摇头,一口回绝:“不行。”玻璃镜子的做法,谢知不想告诉任何人。

三姨和甲一互视一眼,三姨问谢知:“那做法可有不好之处?”

谢知颔首道:“琉璃镜子的做法有毒,我一年只准备做六百面,一百面内销,五百面外销。”谢知说的一面镜子都是巴掌大小的,她不做大镜子,技术也不过关。她现在有十个知道核心技术的工匠,六百面镜子,每人六十面,可以做一段时间休息一段时间,她还给他们准备防毒面具、护目镜、手套……保管他们不会有职业病。可十个人她可以这么准备,一百人她勉强也可行,一千人就就没法子,所以谢知只准备把这个当成奢侈品。

三姨有些为难,毕竟现阶段谢家对他们的支持还是很多的,谢知微微一笑:“我可以告诉他烧琉璃的法子,就是那些西域商人带来的琉璃器,西域的商人可以用来赚钱,我们也可以用来赚钱。”谢知知道现在华夏用的玻璃器皿都是通过商人运来的,价格昂贵,只有贵族才能用。

“你说那些西域商人带来的琉璃器?”三姨吃惊的问:“你已经知道怎么烧制了?”

“知道。”谢知是记得古代烧玻璃的配方的,她只是现在让工匠在研究浮法玻璃,这是需要用锡槽和锡液。因为太危险,谢知让人全副武装,只搞了一个小锡槽再研究,要是研究不出来就继续用普通方法制造平板玻璃。

三姨眼睛一亮,“那再好不过,我这就让人去给谢家送信。”

谢知说:“以后谢家都会给我送粮吗?他们怎么过来?”

三姨道:“从长江出发,然后出海走海道运过来。”建康跟扶桑也有海道,走的就是这条路,陆运粮食消耗太大,还是用海运方便,十来条船一年运两趟,就够建德郡这边吃上一年了。

饿死的骆驼比马大,谢家只是官职在梁国不显,本身的家底还在,谢简早把族长之位给了自己亲叔叔,现在谢氏族长是谢简的堂弟,谢知给谢家送来占城稻种,谢家这点粮食还是愿意提供的。这对谢家来说也是一条退路。

谢知若有所思的问:“这一路上有海盗,不太平吧?”

三姨说:“我们有侍卫。”

谢知道:“我跟五哥去商量,让他练一支海军出来,让亲卫也适应海上航行。”万一他们将来逃亡日本,要是亲卫都是旱鸭子就闹笑话了。

甲一问谢知:“姑娘,我听摇光说,你想在海边开盐田?盐如何开辟田地?”

谢知盐田大致方法跟甲一说了一遍,时下的盐都是粗盐,谢知等人用的盐是直接从盐井里的盐,相对精细些,但还达不到谢知的要求,谢家的盐都是谢知再次提纯过的。甲一听说盐居然不用铁锅熬制,只要放在海边晒盐,不由道:“姑娘为何不现在就开辟盐田?”

谢知苦笑地说:“我人手不够。”这些事谢知不想跟五哥说,省得加重他心理压力,可对大伯、三姨没什么不好说的:“这里气候冷、日照长,顶多能种些粟米、豆子,别的或许也能种,但收成肯定不好。我缺粮食,只能让人多开田。”

甲一皱眉:“这里就没可以种的作物?”

“种棉花倒是可以,且棉花还是蜜源植物,能养蜜蜂。”

“养蜂?”甲一和三姨面面相觑,“蜜蜂还能养?”

“蜜蜂当然能养,养了还能采蜜。”谢知轻拍额头,“我都忘了,这事你也跟叔祖父说一声,江南天气比这里好,紫云英、枇杷……都能采蜜。”说起枇杷蜜,谢知面露向往,“我好久没吃到枇杷蜜了。”她以前最爱吃枇杷蜜了。

甲一暗忖,你什么时候吃过枇杷蜜?蜂蜜还不是野外采来的,谁知道是什么花上出来的。不过他也习惯姑娘没事说些让人听不懂的话了,“若这里能种棉花,也不用多种粮食,粮食可以从江南运过来,我们用棉布交换。”

谢知听说叔祖父肯支援她粮食,她就开始打这个主意,“怀荒适合养牲畜,我们还能用肉来换粮食。”如果是冬天运的话,风干的肉也能保持不短的时间。

甲一说:“姑娘,我们先把盐田办起来。”历来盐才是发财之道,因为是个人都离不开盐,他一开始不知道姑娘还会利用海水晒盐,如果知道,他早让姑娘开辟盐田了。

“可是我们没人啊。”谢知说。

“我去抓回来。”

甲一的话让谢知张口结舌,“抓?怎么抓?”

甲一淡淡道:“高句丽、库莫奚、契丹,再往前一点就是柔然,哪里没有人口?”

谢知讷讷的说:“这样不好吧。”

甲一了然的看着谢知:“姑娘没把这是跟秦将军和五郎说。”

谢知偏头想了一会,“我不记得了。”

甲一笃定道:“你就算说也没说清楚,要是让秦将军和五郎君知道你是这么晒盐的,他们肯定让你先把盐田办起来,这事必须要跟秦家合作。”只有跟秦家合作,才能弄出盐田。

谢知迟疑好一会,“找秦家也要抓人吗?”

甲一知道姑娘心善,解释说:“光是控制盐田就需要大量人手,秦家恐怕也一时分出那么多人,肯定要去抢。”甲一笃定的说,他说的大量人手是安排护卫盐井的人手,苦力可以让奴隶去做。

“那我告诉陛下,是不是就不用控制盐田了?”谢知问。

甲一和三姨轻咳,要不是对姑娘脾气熟悉透了,他们一定怀疑姑娘对陛下余情未了,两人无奈道:“姑娘,这事你跟五郎商量了没有?”

谢知摇头,她怎么好跟五哥商量这种事,这事要大人来说,这样也能增加秦家的份量。

“就算你告诉陛下,陛下也会去抢人的。”甲一实事求是的说,鲜卑本来就是一个奴隶制民族。

“我不管别人怎么做,可我们这里不能抢人。”谢知沉吟了一会,还是想严守自己的底线,“我们先小范围的试验盐田,等成功了再招人。最晚也要明年了,明年我们手头就有不少东西,可以跟人换奴隶。”谢知觉得自己来古代以后,已经打破了很多以前的思想,她确实在被这个世界同化,但是她不想自己被彻底同化,有些底线她必须坚持,哪怕这些看起来有些可笑。

谢知坚持,甲一只能答应,他又跟谢知说了一会话,陪谢知用完午膳,就去看亲卫了,他离开这么久,不知这些小子有没有偷懒。三姨则拉着谢知的手跟她说两人分开后的事。

杨媪去江南后,也住在谢知的农庄,她是干惯活的,一下空下来也有点不适应,三姨就把手头的事务都交给她,她则跟甲一来建德郡伺候谢知。这里苦寒,三姨生怕谢知过不惯。

谢知则把这段时间的事都给三姨说了一遍,说着说着才发现,时间过去似乎不久,但她身上却已经发生这么多事。

三姨欣慰的看着神采飞扬的姑娘,以前她就觉得姑娘在京城过的压抑,这里虽然苦寒,可只要姑娘过的自在,她就开心。

谢知想着后日还要去建德王府,就同三姨一起给建德王妃备礼物,谢知给建德王妃准备了用玻璃瓶装的蔷薇香水,用棉布织成的绚丽黎锦,还有一匹天蚕丝。

三姨看着被装在玻璃瓶里美不胜收的香水,不禁脱口而出:“这也是你让人烧制出来的?”

谢知笑道:“对,三姨你觉得我拿这些去跟外商做生意如何?”

“一定能赚大钱!”三姨不假思索说,就是她看了都心动,别的说别人,她相信任何女人看到这瓶香水都会疯狂的。

谢知眉眼弯弯一笑,先跟柔然、高句丽和扶桑做生意,等将来自己实力雄厚了,再给罗马做生意。谢知在建德郡信心满满的准备大干一场时,长安城谢家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相关推荐:聊斋狐婿无良神医从四合院开始的影视穿越重生之凤还朝全福夫人要和离全能销售王迎凤还朝凤还朝之白发魔妃丹凤朝阳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