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盟书->次元->回到明朝当太后->章节

242、天文学(上)

热门推荐: 春雷1979 兄弟,想你了 神道复苏 权宠天下 西游之绝代凶蟾 穿越诸天聊天群 地球第一玩家 柯南之机械师 我真不想当皇上 重生资本狂人

科学院已经成立了几年,底子太薄,想要迅速见效不太现实,但有件事是必须做的:发展天文学。

不要以为这是一件小事,事实上,这件事的阻力不小。

所谓天人合一、君权天授。“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天文者,序二十八宿,步五星日月,以纪吉凶之象,圣王所以参政也。”也就是说,天文学乃是帝王之学,只有钦天监才能够学习,而且分工明确,高级官员可以根据天象占卜吉凶,而低级官员只能秘密禀告上司,不得读星占的书籍,也不得作出判断。

在明朝律法中,私习天文和收藏禁书同罪;而且很特别,不能自首,但鼓励告发。诚意伯刘基精通天文,但最终因此获罪,以致于死前告诫儿子不要学习天文。

但这件事,不能不做,因为汪舜华已经憋了很久。

钦天监两次奏报“荧惑守心”,将矛头对准于谦,也就对准最高决策者汪舜华。

汪舜华心里落了刺,不久就把汤序免了职。

但是天象问题还是三天两头的摆上了桌案。

天文学是帝王学,学天文的就那么几个人,他们抱成团,指鹿为马,朝廷也没办法。

汪舜华觉得不解决这个问题不行——你连大地是个球都不知道来跟我扯天人感应?

于是,趁着钦天监上报日食不准,汪舜华把人招过来。

她没有打板子,也没有骂人,听着钦天监扯了一堆主客观理由,突然问了一句:“日食是怎么形成的?”

钦天监正谷滨显然没想到她会问这个问题,支吾了半天没有说出个所以然。

事实上,日食虽然很早就被发现,甚至对周期性做了探索,但原理一直没有弄清楚。大家宁愿相信太阳是天子的象征,发生日食是上天对人间天子的训诫,要求其改正行为方面存在的错误。

汪舜华看他们低着头:“我来告诉你们,日月之行,是有规律的。”

日食月食的成因是中学地理的必考知识点,过了这么些年,汪舜华其实都忘得差不多了,总还记得大致的道理,就是地球、太阳、月亮三个在一条线上,光都被挡住了;当时记得课上提过张衡沈括科学解释过月食的成因,于是让人把书翻出来。

确实张衡说过:“当日之冲,光常不合者,蔽于地也,是谓暗虚,在星则星微,遇月则月食。”也就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阳的光挡住了,后面沈括更清晰地解释了为什么太阳和月亮都是球体,并且为何人类看到的月亮会有初月、弦月和满月的变化。

月食好解释,日食就更好解释了,肯定是月亮挡了太阳光。

汪舜华派人搭了个模型,比划了半天,大致联系起来。

这回把书拿出来,对着模型解释。天文学一般人不懂,懂也要装不懂,所以只能站在那里听着。

只是等造型摆好了,大家都不干了。

于谦还在皱眉头,商辂就站出来了:“太后此言谬矣,古人说天圆地方,大地怎么会是个圆球?”

汪舜华已经做好了暴风雨来临的准备:“张衡、沈括也是古人,凭什么别人的话能信,他们的不能信?——你们想想,大地要是平的,如果没有山岳阻隔,你都能看到广州了,可能吗?”

这话不无道理,可是大家还是不明白:如果是个球,人怎么能站的稳?也没见人斜着;何况还有大地那边的,不早就掉下去摔死了?

牛顿万有引力提出之前,这应该是所有人的困惑。汪舜华耐着性子解释:“你们都说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就没有想过为什么是往地上,而不是往天上飞?为什么是人往高处走、而水往低处流?为什么别管抛什么物件,最后都要掉在地上;为什么日月东升西落,为什么有潮起潮落,你们想过吗?”

襄王怔了半晌:“自古以来就是如此,有什么值得说道的吗?水不往地下流,难道还能去天上?”

汪舜华道:“云腾致雨,露结为霜,天上的水还不都是地上去的?可世人最直接看到的却是水往地上去。”

襄王有点迷糊:“请太后明示。”

汪舜华道:“刚才说什么都要往地上去,可是日月星辰不在上面吗?怎么不下来?”

大家更不知所谓了,彭时道:“关乎天文,请太后慎言。”

汪舜华道:“我没乱说。你们没有想过,大地有一股力在吸引着物体,当这股力量够大,就引着物体向地上去;如果不够,保持均势,就相对不动;如果对方力量够大,还可以吸引大地围着它转。或者说,两个物体互相作用,就看谁的力比较大。”

群臣摇头,都觉得不过是妄断。

汪舜华道:“你们可以试试。”

襄王道:“臣等可不能飞到天上,去看大地是不是个球。”

汪舜华道:“这不难。你想想,除了你永远追不到的地平线挡住视线;你在河边站着,看航船从远方来,是不是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体,这说明什么?下半部分被挡住了;日食、月食时,月球、太阳食面总有一定的弧度;还有发生月偏食时,大地挡住一部分日光,使地球的影子投射在月面上,就像给地球照镜子,这就看见了地球的球体形状。——如果你还不相信,以后可以让人出海,始终向着一个方向航行,早晚会回到.asxs.,这就可以证明大地是球形了。”

襄王一怔,不说话了;于谦也不相信:“天圆地方,这是从古以来的教诲,怎么会是错的呢?就算是张衡沈括郭守敬,也没有否认过。”

汪舜华道:“你忘了还有个僧一行?我没记错,他连子午线长度都计算出来了,那么地球的周长、半径也就不难计算。”

一行从通过实际测量,得到子午线一度的长,同现代测量相比,还存在较大误差,但已经是石破天惊之举了。只是他虽然测出了子午线的弧长,但由于没有明确的地球概念,最终未能再进一步。

群臣还是难以接受,汪舜华道:“想证明大地有引力不难。你只要能测出这个力的常数,证明它和初速度、末速度、高度乃至物体重量的关系就行。”

重力加速度不是一定的,在同一地区的同一高度,是相同的。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实验虽然不适用于宏观天体运行,但在微观是成立的,这对于证明地球引力已经够了。

群臣还是难以置信,甚至觉得太后是不是又想下西洋了?

汪舜华没想到帽子能这样扣,不过也知道恼了很多人,如果不是御前,估计都要跳起来骂了。只得说:“地平线是永远追不上的,或者说任何一处都是地平线——因为大地是个球体,所以能看到的始终只是一小部分;但既然是球体,就会有半径,有直径,也就可以推算经纬长度,就算有大海阻隔,或者地势限制,不是笔直一线,但只要绕过去,就一定能回到.asxs.——地球以南北两极之间的直径为自转轴,自西向东自转,每转一圈就是一天,于是有了昼夜交替、各地地方时间不一;自转的同时绕着太阳公转,每转一圈就是一年,因为存在黄赤交角,于是有了四季轮回;月球会围着地球公转,一圈就是一个月,也就是大家看到的月亮的形态变化。”

简直是胡说八道!

大家实在忍不住破口大骂,钦天监的反而插不上话;连于谦也奏请太后慎言。

汪舜华不仅敢说,还敢当。第二天,她亲自审定了《论天体规律》,全文刊发在《大众日报》和《光明日报》上,图文并茂、系统全面的阐述了地球的形态特征、运动以及影响,当然也介绍了太阳、月亮和地球的关系,以及各种现象出现的原因。

这些都是后代最基本的常识,但在眼前,简直是惊天巨雷。

无数朝臣争先恐后的上书:太后您真的错了,错得很离谱!!!

甚至回到宫里,永康公主就埋怨:“母后,你真是老糊涂了,大地怎么是个球?如果是这样,咱们早摔死了。”

永安也说:“母后,您也真是,说这些做什么?不是给自己找事吗?”

永宁道:“母后,须知言多必失啊。”

汪舜华笑:“连你们也认为我是错的?”

永安道:“您还真认为大地是个球?”

皇帝道:“母后,就算三岁的小孩,也知道天圆地方。球体,怎么可能呢?”

齐王拍着手:“哈哈,我知道,母后是想试探他们。老师说,当年赵高让人牵着一头鹿问群臣,这是鹿还是马?说鹿的就是不听他话的,就被杀掉。母后也是想这样吗?”

汪舜华脸色一变,荣王连忙扯住齐王:“那不过是历史故事,母后怎么会跟赵高一样呢?可能…”

他想了半天,是在想不出一个好的理由来解释,只好摸摸头。

太皇太后叹息了一声:“德音,且听我一句劝,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现在显然不是论辩的最佳时候,汪舜华也没打算弄出个是非曲直,而是立一个flag,等着几年几十年后鞭尸,阿不,接受膜拜。

她需要这份威望。

那句话怎么说的?

早一步是先驱,早两步是先烈。

尽管已经预料到会引发不少的风波,汪舜华还是低估了舆论的力量。全国上下一时流言纷纷,都认为太后老糊涂了,大地怎么能是个球呢?

无数人连篇累牍的上书,汪舜华没有收回自己的言论,反倒憋着一肚子的火——话都说出去了,必须尽快开放天文学,让事实来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同时确保明朝天文学在世界的领先地位!

于谦很是忧心:“‘天圆地平、中国居中’的华夷世界观一直是天朝上国的理论基础,一旦说天朝跟其他蛮夷一样,都只不过是大地普通的一部分,那将对朝廷和世人观念造成何等的冲击!”

汪舜华止住了:“事实胜于雄辩,如果死抱着天圆地方坐井观天,早晚让外头坚船利炮打上门。与其让人家来打醒,不如自己睁开眼睛。”

相关推荐:爱情公寓之张伟崛起我被恶灵附身了恶灵附身修真四万年人在美漫,首抽不知火舞海贼:开局轰塌海军本部海军之巨石中将最强海军海贼之海军的皮毛族大将不科学签到:我在镇妖塔苟到无敌